
来源: Shutterstock
乳腺癌是新加坡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
每4名新加坡居民中就有1人可能在75岁前罹患癌症。 女性癌症粗发病率从1960年代至今已上升4倍。
根据 2022年新加坡癌症登记年度报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 占癌症确诊病例的三分之一(29.6%),75岁前终生患病风险达8.3%。该病也是 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占女性癌症死亡病例的17.1%).
乳腺癌 最常见于40至69岁女性,但每6例中就有1例发生在45岁及以下年轻女性群体。 乳腺癌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即使是没有明显 风险因素 的年轻女性. 因此建议所有20岁以上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及时发现乳房异常变化的迹象。
若在自检中发现乳房肿块,无需惊慌。 多数肿块最终被证实为良性(非癌变)。 但为安全起见,您应 咨询乳腺专科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光摄影、超声检查,有时还需乳腺MRI)以作进一步评估。
对于无症状女性,强烈建议从40岁起每年进行乳腺X光检查。 研究表明,乳腺X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甚至在乳房肿块可触及之前就能发现,及时治疗可减少所需治疗强度并提高总体生存率。
正如每个人的性格独一无二,您的乳房也具有个体差异。部分女性天生乳房组织较疏松。激素变化、哺乳期及自然衰老过程同样会改变乳房的外观与触感。
关键在于每月定期进行 乳房自我检查, 最佳时机是月经开始后7-10天内——此时乳房最不易出现胀痛肿胀,便于察觉任何异常变化。对于绝经期女性,可选择每月1日等易于记忆的日子进行检查。
可能提示乳腺癌的一些警示信号包括:
所有异常情况均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评估。
乳房肿块成因多样。多数为良性病变,可能由组织增生(如纤维腺瘤、纤维囊性改变)或液体积聚(如囊肿)引起。 然而恶性肿块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 初期可能体积较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
因此若发现乳房肿块,最佳做法是预约 乳腺专科医生 进行确认或早期诊断。
必须强调:仅凭触感无法可靠判断肿块是否癌变。
但某些特征可能引发疑虑。以下是典型良性与可疑(癌变)特征的对比。 这些仅为参考指南,并非绝对标准。
| 特征 | 良性(可能性较高) | 可疑/癌变(更需警惕) |
|---|---|---|
| 质地/硬度 | 柔软、有弹性或可轻微按压 | 坚硬、致密、可能呈“岩石状” |
| 边缘/形状 | 光滑、轮廓清晰、边缘规则 | 不规则、呈棘状、边缘模糊 |
| 可移动性(可移动 vs 固定) | 皮下可轻微移动(活动性) | 可能固定、不可移动、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 |
| 疼痛/压痛 | 有时压痛(尤其与激素周期或囊肿相关) | 通常无痛(但非绝对) |
| 随时间变化 | 缓慢稳定,可能随月经周期波动 | 可能随时间增大、变硬 |
| 伴随特征 | 无皮肤变化,无乳头异常 | 皮肤变化(凹陷、皱缩、发红、“橘皮样”质地),乳头内陷,异常乳头分泌物 |
综上所述, 坚硬、质地致密、形态不规则且不可移动的肿块(尤其长期不消退者)更具可疑性。
乳腺癌早期征兆常隐匿,如乳房质地改变,往往早于肿块显现。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凹陷、坑点、红肿、皮肤或乳头溃疡,或乳头分泌物——若伴有血性、自发性及持续性分泌物尤需警惕。
乳房及乳晕区域任何新发或变化的肿块及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任何 新出现的 乳房肿块都应由 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人员 进行检查.
若您个人或家族有乳腺癌病史,或存在已确诊的遗传风险(如BRCA基因突变),需保持高度警惕。
新加坡约10%的乳腺癌病例仍持续处于第四期才被确诊 - 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切勿因恐惧而延误检查;早期诊断是获得有效治疗的最佳机会。
针对囊肿/纤维囊性病变等良性肿块:
囊肿与纤维腺瘤
建议由专科医生评估,以确认病灶及检查结果能否确诊为良性。医生将结合临床表现与乳房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通过组织活检进行确诊。
目前 无确凿证据 表明任何草药、补充剂或家庭疗法能可靠地 “治愈” 或消除良性、可疑或恶性肿块。非传统疗法及家庭疗法仅属个别案例且未经科学验证。
“天然疗法”宣称的危险性
所有乳房肿块均需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评估。医生将结合临床表现与 影像学检查, 如乳腺X光或超声检查。若异常结果无法确定或存在可疑,医生将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例如组织采样 (针刺活检).
乳腺活检技术
活检技术 常用方法包括: 影像引导下核心活检、影像引导下 真空辅助活检, 以及影像引导下真空辅助切除术。 真空辅助技术通常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因其通常旨在实现病灶的完整清除。
一般建议女性 从20岁起每月进行乳房自检, 重点观察乳房大小、形状或外观,覆盖皮肤、乳头及乳晕区域,以及腋窝部位的任何变化。
但更优策略并非等待症状出现,而应在乳腺癌处于早期甚至原位阶段时就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即在肿块形成前、症状或体征出现前,当疾病尚不可见不可触及时就采取干预。
新加坡癌症协会 建议定期进行筛查性乳房X光摄影。
通过这种策略,乳腺专科医生通常能在此阶段发现癌前病变或癌前病症,并采用微创治疗方案进行干预,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活的影响。
二维乳腺摄影 作为公认的乳腺癌筛查金标准工具,是最受关注的筛查方式。 数字二维乳腺摄影可捕捉每侧乳房的二维图像。
医生还依赖其他筛查测试来检测乳腺癌,例如:
乳腺癌筛查建议应根据个人风险进行个性化定制。 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运用统计模型,可预测女性未来5年内及终生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若风险值在15%及以下,则被判定为乳腺癌“平均风险”人群。定义上,“高风险”指终生患病风险≥20%,即终生患乳腺癌概率为五分之一。
约半数筛查年龄段女性存在致密型乳腺组织,专家强烈建议女性在选择影像检查方案时充分了解自身乳腺密度。这有助于确保检测准确性,并采取最优方案实现早期诊断。
对于风险水平一般的女性,建议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乳腺X光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应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确诊年龄提前10年开始筛查。
筛查性 乳腺X光检查 通过X射线成像观察乳房状况。该检查非侵入性,不会直接危害健康。其辐射剂量极低,相当于约7周的自然环境辐射量或数次跨大西洋航班的辐射量,迄今未发现造成伤害的证据。
筛查前需回答基本健康问卷,随后进入影像区接受检查。
检查过程中,您需脱去上半身衣物后步入检查仪。仪器将用两块塑料板轻柔压迫每侧乳房数秒。这种短暂压迫旨在均匀分散乳腺组织,以获得最清晰的影像。每侧乳房将拍摄两张X光片——一张垂直方向,一张斜向角度。
若发现任何异常,您可预约 我院医生 进行进一步评估。
若在筛查性乳腺X光检查中 发现异常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以更清晰地观察病灶。对于不确定或可疑的发现,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认乳房组织是否属于高风险或癌变。 活检 是一项简易医疗操作,通过提取乳房组织样本送至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进行癌变评估。 实验室结果通常需数日至一周方能确认。
若结果显示无恶性病变,这意味着好消息——未发现乳腺癌迹象。 医生将告知您是否需要进一步随访,以及下次筛查或监测的时间安排。
若活检结果显示癌细胞阳性,您的 乳腺专科医生 将能立即为您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
定期接受乳房X光检查是守护健康的关键。虽然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但早期病灶往往体积微小,难以通过触诊察觉——尤其是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阶段。如今越来越多确诊乳腺癌的女性完全没有症状。通过乳腺X光检查发现异常即意味着早期发现,治愈几率显著提高。
新加坡多数乳腺癌患者处于早期阶段(1-2期),预后情况良好。 值得欣慰的是,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率。
乳腺癌治疗是 多学科协作与多模式干预的综合性努力, 不断涌现的证据持续优化着现代乳腺癌诊疗策略。
参与乳腺护理的专科医生包括但不限于:乳腺外科医师、放射科医师、病理科医师、肿瘤内科医师、放射肿瘤科医师、整形与重建显微外科医师、乳腺专科护士、物理治疗师及职业治疗师等。 越来越多的女性受益于保乳治疗策略、肿瘤整形外科手术及微创手术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根除病灶的同时优化美容效果。
当癌症早期发现且体积占整个乳房比例较小时,保乳手术(BCS)通常是符合条件的患者的首选方案。 该手术在切除癌变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乳房组织。
相比之下,对于更广泛的疾病、极高的终生患病风险或患者个人意愿,可能需要进行 乳房切除术, 即整个乳房切除)。对于接受乳房切除术的患者,保留皮肤和乳头乳晕复合体,同时考虑乳房重建,是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肿瘤整形乳房手术融合整形外科原理,通过乳房体积移位、填充、缩小或局部重建,实现最佳美容效果。
微创乳房手术(MIBS)又称钥匙孔手术,是相对较新的技术手段。 传统乳房手术常在乳房、乳头、乳晕处留下疤痕,或在胸罩线及乳房外侧形成长疤痕。在微创乳房手术中,外科医生通过充气手术空间内的数字内窥镜(含光纤电缆、摄像头及光源)或机器人手术平台,实现高精度手术视野。该技术可精准切除乳腺及癌变组织,并借助精细器械完成重建,通过隐蔽切口实现美学优势,同时显著降低疼痛感、疤痕形成风险及乳头、皮肤和创面并发症发生率。
及早寻求医疗帮助对乳腺癌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请保持警惕,定期筛查,重视细微变化,一旦出现疑虑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若发现乳房任何异常变化,或对乳房健康存有疑问,请立即 咨询医生.
在伊丽莎白医院,我们提供由富有同情心和经验丰富的普通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和放射肿瘤科医生组成的团队提供的全面癌症护理服务。如果您正出现乳腺癌症状或有任何健康疑虑,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查找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