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特發性顱內高壓?
特發性顱內高壓 (IIH),又稱良性顱內高壓或假性腦瘤,是一種特徵為顱骨內壓力增高(顱內壓),但沒有明顯原因的病症。
這種壓力可能導致視神經腫脹,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視力喪失。由於其確切原因不明,這種病症被稱為「特發性」。
IIH 通常根據其原因和表現進行分類:
- 原發性 IIH(特發性)。 這種類型沒有可識別的原因,是最常見的形式。
- 繼發性 IIH。 這種類型是由潛在的疾病或因素引起,例如某些藥物、荷爾蒙失衡或其他醫療狀況。
特發性顱內高壓的症狀有哪些?
特發性顱內高壓的症狀多樣,但通常包括:
- 持續性劇烈頭痛,常被描述為搏動性,並在活動時加劇。
- 視力模糊、複視(diplopia)和暫時性視力喪失(視覺朦朧)。
- 視乳突水腫,即眼底檢查時可見的視神經盤腫脹。
- 耳鳴,即耳朵裡有搏動或呼嘯聲。
- 噁心和嘔吐,常伴隨頭痛和顱內壓升高。
- 頸部和肩部疼痛。
- 平衡和協調困難。
特發性顱內高壓的成因是什麼?
特發性顱內高壓的確切成因不明,但有幾個因素被認為與其發展有關:
- 肥胖與特發性顱內高壓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特別是在育齡婦女中。
- 荷爾蒙變化或失衡,例如與月經週期、懷孕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COS) 相關的變化,可能扮演一定角色。
- 某些藥物,包括口服避孕藥、四環黴素等抗生素以及某些類型的類固醇,可能增加特發性顱內高壓的風險。
- 高劑量維生素 A 或類視網醇治療已被證實與此症有關。
- 睡眠呼吸中止症、腎臟疾病和某些自體免疫疾病等病症可能與特發性顱內高壓相關。
特發性顱內高壓的併發症和相關疾病有哪些?
如果不及時治療,特發性顱內高壓 (IIH) 可能導致數種嚴重的併發症:
- 持續性顱內壓升高可能損害視神經,導致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 持續性頭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視乳突水腫,即視神經持續腫脹,導致持續性視力障礙。
如何預防特發性顱內高壓?
雖然沒有百分之百能預防特發性顱內高壓的方法,但某些措施可以降低風險:
- 維持健康體重。 透過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來管理體重,可以降低罹患特發性顱內高壓的風險,特別是對於超重或肥胖的人。
- 監測藥物。 與您的醫療服務提供者討論您正在服用的任何藥物的潛在副作用,特別是已知會增加特發性顱內高壓風險的藥物。
- 定期健康檢查。 例行性的醫療檢查有助於檢測和管理任何可能導致特發性顱內高壓的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