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硬腦膜下血腫?
硬腦膜下血腫是指在硬腦膜(大腦的外層保護膜)和蛛網膜(腦膜中層)之間形成的血液積聚(或血塊)。
這種情況發生在血管(通常是靜脈)受損並出血到這個空間時。血液積聚會增加對大腦的壓力,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腦損傷或死亡。硬腦膜下血腫通常是由於頭部受傷引起的,但有時也會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發展,特別是在老年人中。
硬腦膜下血腫與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區別
硬腦膜下血腫和蛛網膜下腔出血(SAH)都是頭部內部出血的類型。
- 硬腦膜下血腫是指硬腦膜和蛛網膜之間的出血。
-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蛛網膜下腔內的出血,即腦部與覆蓋其表面的薄組織之間出血。
兩者的原因不同,但都需緊急治療。
硬腦膜下血腫的類型
- 急性硬腦膜下血腫。 這種類型在嚴重頭部受傷後迅速發生,並可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引起症狀。它通常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醫。
- 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 這種類型的症狀發展較慢,通常在受傷後數天至數週內出現。
-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 這種類型可能在輕微頭部受傷後數週甚至數月內發展。在老年人和服用血液稀釋劑的人中更為常見。
硬腦膜下血腫的症狀有哪些?
硬腦膜下血腫的症狀會因出血量和出血速度而異。常見症狀包括:
- 持續性劇烈頭痛。
- 思考困難或記憶問題。
- 嗜睡增加或難以保持清醒。
- 噁心和嘔吐,常與顱內壓升高相關。
- 無力或麻木,特別是身體的其中一側。
- 言語不清或難以找到詞彙。
- 視力模糊或複視。
- 癲癇發作。
- 意識喪失。
硬腦膜下血腫的成因是什麼?
導致硬腦膜下血腫的因素有幾種:
- 頭部受傷。 頭部受到創傷性撞擊,例如跌倒、車禍或運動傷害,是最常見的原因。
- 老化。 老年人因腦部萎縮而風險較高,這會拉伸並削弱血管。
- 抗凝血劑。 血液稀釋劑會增加出血風險。
- 酒精濫用。 長期飲酒會導致腦部萎縮並增加受傷風險。
- 醫療狀況。 凝血功能障礙,例如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增加風險。
硬腦膜下血腫的併發症與相關疾病有哪些?
硬腦膜下血腫可能導致數種嚴重併發症:
- 顱內壓增高。 血液積聚會增加顱骨內壓力,導致進一步的腦損傷。
- 永久性腦損傷。 依血腫的嚴重程度和位置而定,可能發生長期神經功能障礙。
- 反覆出血。 再次出血的風險,特別是對於接受抗凝血劑治療的患者。
- 癲癇。
- 死亡。 嚴重病例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昏迷和死亡。
如何預防硬腦膜下血腫?
預防硬腦膜下血腫涉及管理風險因素並採取預防措施:
- 在高風險活動中佩戴頭盔和保護性頭部裝備。
- 實施安全措施以預防跌倒,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 定期監測和適當使用抗凝血劑。
- 減少酒精攝入量以降低受傷風險。